查看原文
其他

20万+点赞!这位浙大校友院士临终前的一句话感动无数人…

2018-04-30 浙江在线

在刚刚开始的五一小长假,一则林俊德院士在生命最后时刻的视频令人动容,在生命最后时刻,他说的一句话感动很多人……


近日,一段六分钟的视频,被网友点赞超过20万次,转评超过5万。


视频的主角叫林俊德,这是他最后在工作的样子↓↓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s0636g6wf61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林俊德是谁?他的这句话感动无数人……

林俊德

相信99%的中国人

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,


他是一位将军,更是一位院士,

他一辈子隐姓埋名,

52年坚守在罗布泊,

参与了中国全部的45次核试验任务,



他活了75年都默默无闻,

却因离世几个小时前的一张照片

感动了整个中国。



据记者了解,视频内的部分内容,来源央视《焦点访谈》2012年9月播出的一期节目《一位院士的最后时刻》,后经重新整理发布后在最近引起网友关注。



据报道,

2012年5月4日,

林俊德被确诊为“胆管癌晚期”,

从确诊到死亡的27天时间里,

他戴着氧气面罩、

身上插着十多根管子,

坐在临时搬进病房的办公桌前,

对着笔记本电脑,

一下一下地挪动着鼠标……



因为在他的电脑里,

关系国家核心利益的技术文件

藏在几万个文件夹中。

还有学生的毕业论文,

他们快要答辩了,

不能耽误孩子们毕业。

他意识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,

一切都要快,要尽快……


他放弃用手术延长寿命,

选择与死神争分夺秒,

1天,2天……一直拼到他生命的,

最后一天、最后一刻……



5月31日,

林俊德病情再度恶化,

生命进入倒计时,

他9次要求、请求甚至哀求医生

同意自己下床工作,

家人实在不忍心他最后一个愿望

都不被满足,

他才终于又坐在了电脑前。


上午10点,

已经工作了2个多小时的他,

颤抖地对女儿说,

C盘我做完了。



他的手开始颤得握不住鼠标,

眼睛也渐渐看不清东西。

他几次问女儿:我的眼镜在哪儿?

女儿说:眼镜戴着呢……

这时候,很多人痛哭起来,

因为怕他听到,使劲捂着嘴巴。

最后,还是他的老伴儿说了一句:

医生想叫你休息一会儿!

他则回答:坐着休息!



而他接下来说的一句话,

让在场所有人再一次掩面啜泣:

 “坐着比躺着好啊,

我不能躺下,

 躺下了,就起不来了!”


两个小时后,

他终于累得再也支撑不住,



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,

林俊德回到了病床。



这是林俊德生前最后的影像,

他大口喘着气,

眼神也暗淡下来,

这一躺下后,他再也没能起来…


几个小时之后,

2012年5月31日20时15分,

林俊德,

这位让罗布泊发出

45次巨大轰鸣的将军,

永远地闭上了眼睛。


林俊德院士的最后48小时

(滑动查看)


5月30日,由于林俊德院士拒绝做手术治疗,经各科专家及医院领导协商,建议院士做透析治疗。

在病房,林院士问院长:“透析是否会影响我的工作?”

“透析可能对工作有一定的影响。”院长回答。

听完后林俊德院士放弃了透析治疗,说:“我现在啊,还有一些工作没有做完,手术和透析都影响工作,那就不做了。”无论大家怎么劝说,他都坚持自己的决定。
  

18时40分,他要求拔除胃管。护士长强烈建议留置。他坚决要求拔掉,并说:“人不吃不喝可以活7天,没问题。”
  

18时48分,家属及护士都建议林俊德多休息,他说自己可以坚持,坚持不上床。他喝了一点茶水,老伴问他是否想吃饭,他说:“可以,多少吃点。”
  

18时52分,护士长进来,看到林俊德仍在工作,对他说:“院士,要是累了就休息会儿,千万不要硬撑。”他大声说:“好。”老伴喂他,他非要自己喝。
  

19时,他再次对护士说:“希望把胃管拿掉。”老伴劝他歇一会儿吧,他说好,然后关掉电脑,并要求站着休息。
  

19时10分,老伴问他是不是要喝中药,他说好,喝了一口说好苦,并开玩笑说:“给我个糖就可以。”老伴连忙答应。
  

19时35分,听从大家意见,他上床休息。在移动过程中,他指出活动输液架头重脚轻容易倒。大家解释是由于他工作时离输液架距离太远,够不到。他点头表示理解。
  

20时,全家合影。
  

20时10分,林俊德院士的妹妹对他说:“小时候玩游戏我总是输给你。”边说边用手帮他梳头发。老伴说:“一直都是自己把自己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,从来不让我给他梳。”妹妹说:“我从几千里远的地方来给他梳头,他能不愿意吗?”他笑着点头:“愿意、愿意。”并开玩笑说:“要浪漫。”大家都笑了。
  

妹妹说:“哥哥,孙悟空取经都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,你要拿出你搞科研搞工作的那种坚定的精神。”他坚定地说:“没问题。”
  

他的老同事张研究员一直陪伴左右,林俊德几次让他走,他都笑着说:“我多陪陪您,要是没有您,就没有我的今天。我记得第一次看您的时候,给您提了几斤瓜子,您非要给我3块钱。从那以后,我就再不买东西去看您了。”
  

20时20分,林俊德院士让大家走,让女儿也回去。他说:“你们在这,会给我负担,我会很累。”老伴笑着说:“好,你们走,老伴留这。老伴肯定要在。”他说:“对!一直都在。”
  

20时35分,同事和学生来看望。他断断续续地说:“我不善于交往活动,实事求是搞科学。咱们花钱不多,做事不少。咱讲创造性,讲实效,为国家负责。马兰精神很重要,艰苦奋斗,无私奉献,希望大家继承马兰精神,让国家、人民尊重我们。人的能力有限,时间有限,但只要努力,都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。我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,就是核试验,我很满意。一辈子支持我的就是诚恳,不侵害别人利益,对别人宽容,对自己严格。我本事有限,但是尽心尽力。谢谢大家!”学生要扶他上床休息,他拒绝了。
  

20时50分,他要跟学生们合影,要用自己的相机。女儿拿相机给他,他戴着老花镜亲手调试,反复试拍。
  

21时15分,他与家属和司机合影。临走,他的学生及老部下依次上前握手,并亲吻他的手背。
  

21时18分,家人让他休息,被他拒绝,又打开电脑伏案工作。
  

21时40分,家人问是否喝中药,他同意后喝了小半碗,然后继续工作。亲属、女儿一直陪在身边。他坚持用电脑工作,不让他人打扰。
  

22时01分,护士长到病房,询问他坐了多久,建议不要劳累,要多休息。他答应并关掉了电脑,准备休息。
  

22时29分,按照计划应该休息了。
  

23时20分,林俊德休息。


最后一天


7时44分,他要求起来工作,家属劝他多休息,说戴着氧气面罩给氧行动不便,他同意。
  

8时3分,下胃管。医生通知要换血,否则上午这一关难过,但家属遵照他的意愿,放弃换血。
  

8时52分,医生嘱咐不能让林院士睡着,为了不让他睡着,老伴和妹妹在他耳旁不停地跟他说话。
  

9时17分,护士问是否需要点水,他点头应答。
  

9时26分,他突然说:我要工作。护士跟他商量说一会儿让他工作,他点头答应,但说话比较吃力。
  

9时30分,他再次要求工作,护士说等他休息一阵、身体好一点再工作。他说:“我等不了了,(你们)太理论化了。”女儿问他:“爸,肚子难受吗?”他摇头,说:“不,我要工作。”随后反复要求工作,要求直接工作。女儿说:“你要弄什么?我帮你弄。”他说:“不行,我自己来,我要工作。”并询问护士现在几点。看着女儿流泪,他望了一会儿,对她说:“大家要高兴。”他戴着氧气面罩的声音有些闷,但很坚定。
  

9时40分,他继续说:“我要工作。”女儿说:“好,我把笔记本支上。”他说:“行。”
  

他要求坐起来,女儿反对他坐起来,但他坚持要坐起来,并大声地说:“可以!”大家跟他商量坐在床上是否可以,他反对,说要下来,坐到工作台上。医生来问他是否要坐起来,他大声回答:“是!”医生建议他不要下床,他坚决要下来在工作台上,说:“效率高!”态度很坚决,大家只好准备让他下床工作。
  

9时54分,他说:“尽快让我起来工作!”
  

9时55分,学生、同事和护士一同把他扶到桌旁。他说:“在工作区工作效率高。”别人问他坐着能行吗?他很坚决地回答:“没问题。”在场的医生、护士、家人和学生、同事多次劝他休息都被拒绝,他说:“不要强迫我,我的时间太有限了,你们不要打扰我,让我专心干点工作。”大家多次劝他上床休息,都被拒绝。他说:“我的习惯,你们都知道的,我可以。”
  

10时30分,在多人劝阻下,他暂时停下了工作,但只愿坐在椅子上休息,不愿上床,说:“坐着休息,上去就下不来了。”随后他继续工作。
  

10时45分,大家再次劝他躺下来休息,但他只愿坐着休息,休息几分钟便又开始工作。
  

10时54分,他向学生交代电脑中的资料,要求资料从电脑中找,已经按ABC的顺序排好序。
  

11时09分,在众人劝说下,他依依不舍地离开工作台和笔记本,躺在了床上。
  

11时35分,亲属、战友、学生一直陪在他身边。
  

12时15分,基地领导来病房看望,对他说:“林院士,大家都向您学习,感谢您!感谢您!”“院士,爆炸力学这个您开辟的事业,我们继续发扬光大!”大家都深深地看着他,约2分钟。
  

12时28分,他说想睡觉。
  

12时30分,他向女儿强调自己工作上的文件夹名及排序,强调顺序规范。
  

12时46分,他对女儿和儿子说:“照顾好你妈,一切简单。”儿子说:“您跟我说的话我都记着,您放心,我们一定照顾好妈妈!”
  

14时09分,林俊德院士陷入昏迷。老伴一直紧紧握着他的手,贴在耳边说:“老林啊老林,这是我第一次把你的手握这么长时间!40多年了,你把家当旅馆,一心扑在工作上,你现在终于属于我了……”这期间,他时而昏迷时而清醒,反复念叨办公室里还有什么资料要整理,密码箱怎么打开,整理时要注意保密……
  

19时20分,学生从外地匆匆赶到医院。老伴伏在林俊德的耳边说:老林,钟博士来了。林俊德的手指动了一下。钟博士拿过林俊德的手贴在脸上说,“林总,你就像父亲一样摸摸我的头吧。”
  

最后,20时15分,心电图成直线,林俊德平静地离开了。

网友:这就叫“鞠躬尽瘁”,致敬!


生命几近终点,他还在冲锋……这段短短六分钟的视频,感动和激励了无数人:



林俊德院士临终的一刻感动众人,但是更鲜为人知的是,他为祖国国防科研事业奋斗的一生,更加精彩。


藏身大漠40载为国铸“核盾”


1938年,林俊德出生在

福建省永春县的一个偏僻山村,

因为家中一贫如洗,

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

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。

1955年,17岁的林俊德进入

浙江大学机械系学习,


△浙江大学


毕业后进入了国防部第九研究院,

从事核试验研究的工作。

从1964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,

到1996年中国进行的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,

林俊德参与了中国的全部45次核试验。



1967年6月17日,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。


1967年6月17日,7时整,天刚破晓,一架载着氢弹的飞机起飞,向核试验场区方向飞去。


7时58分40秒,投弹。因投弹时技术人员漏掉一个操作动作,忘记按自动投掷器,氢弹未投下。


时间接近8时20分,再次投弹。


氢弹脱钩后,降落伞按程序正常开伞,8时20分,氢弹在距靶心315米、距地面2960米的高度爆炸。


△《人民日报》对第一颗氢弹爆炸的报道


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之后的一项工作,

就是要在核试验爆炸现场做采集工作。

完成这项工作的,

是当时只有29岁的林俊德。

他带领回收小组在爆心附近

步行几十公里,

圆满完成了核试验爆炸数据

的采集任务。



在西方国家大气层核试验

转向地下核试验阶段之后

面对西方国家的限制和封锁,

林俊德和战友们

坚守大漠,默默攻关,

研制出一系列装备,

形成了一个完整的

核爆炸冲击波机测体系。



1996年7月29日,

中国成功进行了最后一次地下核实验,

当晚,中国政府发表声明,

郑重宣布:

从1996年7月30日起,

中国开始暂停核试验。

从1964年到1996年

32年来,这是中国第45次核试验

也是林俊德参加的最后一次核试验



在后来解密的视频中,

林俊德激动地说:

这是我们国家进行的一个伟大的事业,

自己有幸在一辈子中

为这个工作做点自己微薄的贡献。


世界核爆史上

美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上千次核试验

而中国,只用45次便实现既定目标。


发狂地工作,每个学生在他电脑中都有专属文件夹


林俊德一辈子,

被人看作学习狂和工作狂。

他这样总结成功,

抓住机遇,然后发狂地工作。



即使年纪上了七十,

在他的日程表里,

搞研究、做实验、带学生…

几乎占去所有时间。

他一年只休息三天

大年初一、初二、初三。


在林俊德生命倒数第二天,

他回首往事,

断断续续说了两句话:

“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,

就是核试验,我很满意。”



他参加学术评审会,

从来不收评审费,

他只要材料,不要见人,

不是自己主持的项目坚决不挂名。


他有“三个不”:

不是自己研究的领域不轻易发表意见

装点门面的学术活动坚决不参加

不利于学术研究的事情坚决不干


他带过的每位学生,

都在他的电脑里有属于自己的文件夹。

住院期间,

他让学生们将各自的文件夹拷贝走,

这时学生们才发现,

从跟他的第一天起,

他都详细准确地记录下了

每个人的成长足迹。



但在妻子黄建琴心中,

两人虽然相伴45年,

他去世前住院那一阵子,

才是他们俩在一起最长的一段时间。



从得知自己身患癌症的那天起,

林俊德就在笔记本上写下

他的临终清单:


1、计算机、保密柜清理

2、****技术(国家机密)

3、家人留言

4、(空)

5、马兰物品清理(宿舍、办公室)


可死神留给他的时间太少了,

5条提纲的内容没有完全填满,

家人留言这一条完全是空白。


临终前

他用虚弱的话语再三叮嘱:

“死后将我埋在马兰。”


对于林俊德院士来说

马兰是他奋斗一生的地方,

是他永远的“家”。


2012年央视感动中国上,

获奖者林俊德的颁奖词这样写道:


大漠,烽烟,马兰。平沙莽莽黄入天,英雄埋名五十年。剑河风急云片阔,将军金甲夜不脱。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,你永远不会倒下!



我有国士,天下无双!

向林俊德致敬!


大家都爱看

可出省!浙江职工疗休养政策调整,西藏、四川、新疆等纳入疗休养地


浙江有这么一群"牛人"受到表彰 他们是谁?(附名单)


80%不需要门票!浙江10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发布,这11张手绘地图请收藏


来源:新华社、中国青年报(ID:zqbcyol)综合:军报记者(ID:jfjbdzzy)、共青团中央(ID:gqtzy2014)、北洋之家(ID:bypm2016)、浙江大学微信公众号、央视网、科普中国、新疆新闻网等。

责编:陈国湧

编辑:杨柳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